Estimated reading time:

15分鐘

Difficulty:

Beginner

Key takeaway:

區塊鏈通常有自己的貨幣,其中一些可以代表現實世界的資產。

Lesson 1

什麼是加密貨幣?

新全球經濟的數位貨幣

加密貨幣是一種數位資產,透過密碼學來確保與驗證交易安全。加密貨幣的用途與傳統法定貨幣相似,可用於交換媒介或作為投資工具。

但與由中央銀行發行並控制的法定貨幣不同,多數加密貨幣是由社群與區塊鏈協議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共同治理。

比特幣(Bitcoin)是第一個且最廣為人知的加密貨幣,於2009年問世。隨後,其他加密貨幣陸續出現,它們雖然承襲了比特幣的許多特性,但也各自發展出獨特的功能與特色。

例如,在2011年,XRP 代幣(建立於 XRP Ledger 之上)被創建出來,旨在提供一種比比特幣更具永續性與效率的替代方案。

加密貨幣如何與區塊鏈協同工作?

加密貨幣是存在於區塊鏈上的資產。公開區塊鏈是去中心化且不可篡改的帳本,作為網路上所有交易的歷史記錄。每個區塊鏈都有其獨特的規則、協議和代幣經濟學(Tokenomics)。

如果加密貨幣或數位資產代幣是一列火車,那麼區塊鏈協議就是它運行的軌道。換句話說,區塊鏈協議是建立數位資產和記錄交易的技術和加密基礎。

例如,假設 Jane 想要向 John 發送一個比特幣。

  1. 首先,Jane在比特幣網絡上創建一筆交易,該交易包含John的公鑰(或地址)以及Jane想要發送的比特幣數量。
  2. 然後,這筆交易會被廣播到提供比特幣網絡的去中心化電腦網絡中。
  3. 這些電腦被稱為礦工,通過解決複雜的數學難題來驗證交易。
  4. 一旦交易被驗證,會作為「區塊」被添加到比特幣網絡的區塊鏈中,並完成Jane的交易。
  5. 整個過程通常只需幾分鐘,而且所有交易都可以公開驗證。

這只是加密貨幣交易如何與區塊鏈協同工作的一個例子。市面上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區塊鏈和加密貨幣,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規則和協議。

使用加密貨幣錢包可以確保加密貨幣的安全。與實體錢包不同,您的加密貨幣實際上並不存在於錢包中。相反,您的錢包儲存了您的私鑰,用於與區塊鏈對話並存取您的加密貨幣。

加密貨幣錢包有多種形式,包括硬體錢包(像 USB 驅動器這樣的實體設備)、軟體錢包(安裝在您的電腦或手機上的應用程式),甚至還有紙錢包(列印出來的金鑰和二維碼)。

其他類型的數位資產和代幣

另有許多其他類型的數位資產/代幣存在於自己的區塊鏈協議上。事實上,透過代幣化,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變成數位資產/代幣。

代幣化是將實體資產(例如藝術品或房地產)轉換為可儲存在區塊鏈上數位代幣的過程。代幣化使資產得以被分割持有,並提供一種可在區塊鏈上無縫轉移資產所有權的方式。

讓我們看看其他類型的數位資產或代幣:

非同質化代幣(NFTs)

NFTs 是一種代表獨特資產的代幣,例如一幅數位藝術品或收藏品。之所以稱為「非同質化」,是因為每一項資產都是獨一無二的,無法以另一個完全相同的代幣取代。例如,「蒙娜麗莎」畫作只有一幅,NFT 也是如此,每一個都是獨特的存在。

證券型代幣(STOs)

證券型代幣是確認所有權的數位資產,例如公司股權。這些代幣通常可以讓投資者獲得公司的利潤,並且可以在二級市場上交易。 STO 受政府監管,必須遵守證券法。

穩定幣

穩定幣是與穩定資產(例如美元)掛鉤的數位資產。穩定幣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區塊鏈上儲存價值的方式,同時避免加密貨幣常見的價格波動性。

至關重要的是,所有穩定幣都必須由其所掛鉤的穩定資產支持。例如,若流通有價值 100 美元的穩定幣,則其背後應有等值 100 美元的美元儲備資產。

END OF LESSON

現在是測試你的知識的時候了!